六条

六条
(六条, 六條) 一、 汉十三部刺史查察地方情形的准则。 武帝元封五年(前106)制定。 六条为: 一、 强宗豪右, 田宅逾制, 以强凌弱, 以众暴寡。 二、 二千石不奉诏书, 遵承典制, 倍(背)公向私, 旁诏守利, 侵渔百姓, 聚敛为奸。 三、 二千石不恤疑狱, 风厉杀人, 怒则任刑, 喜则淫赏, 烦扰刻暴, 剥削黎元, 为百姓所疾, 山崩石裂, 妖祥讹言。 四、 二千石选署不平, 敬阿所爱, 蔽贤宠顽。 五、 二千石违公下比, 阿附豪强, 通行货赂, 割损正令。 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颜师古注引《汉官典职仪》。 二、 司马炎(晋武帝)所订荐举人才的标准。 一、 忠恪匪躬(忠而忘私之意), 二、 孝敬尽礼, 三、 友于兄弟, 四、 洁身劳谦, 五、 信义可复, 六、 学以为己(孔子有"古之学者为己, 今之学者为人"之语, "为己"指一心求真理, "为人"指专事迎合时机, 以求私利)。 魏咸熙二年(265)颁。 三、 西魏大统十年(544), 苏绰为丞相宇文泰所作六条诏书, 奏请施行。 六条为: 一、 治民之本, 先在治心, 次在治身。 为守、 宰(太守、 县令)者必先心和志静, 次则以自身为表率, 以训其民。 二、 敦教化。 三、 尽地利, 劝课农民, 勤于耕织, 有游手怠惰者, 随事处罚。 四、 擢贤良, 选用大吏不可但取门资, 任使小吏不应只试刀笔, 应选有材艺而正直之人。 五、 恤狱讼。 六、 均赋役。 宇文泰令牧令守长不通六条者不得居官。 事见《周书·苏绰传》。 四、 隋炀帝置司隶台, 设大夫等官, 掌巡察, 据六条办事。 六条为: 一、 察品官以上理政能否。 二、 察官人贪残害政。 三、 察豪强奸猾, 侵害下人, 及田宅逾制, 官司不能禁止者, 四、 罕不据实报告水旱虫灾, 枉征赋役、 及无灾而减免赋役者。 五、 察不能消灭或隐匿不报辖境盗贼者。 六、 察隐匿不贡德行孝悌、 茂材异行的情形。
* * *
(六條, 六条) 一、 漢十三部刺史查察地方情形的準則。 武帝元封五年(前106)制定。 六條為: 一、 強宗豪右, 田宅逾制, 以強淩弱, 以眾暴寡。 二、 二千石不奉詔書, 遵承典制, 倍(背)公向私, 旁詔守利, 侵漁百姓, 聚斂為奸。 三、 二千石不恤疑獄, 風厲殺人, 怒則任刑, 喜則淫賞, 煩擾刻暴, 剝削黎元, 為百姓所疾, 山崩石裂, 妖祥訛言。 四、 二千石選署不平, 敬阿所愛, 蔽賢寵頑。 五、 二千石違公下比, 阿附豪強, 通行貨賂, 割損正令。 見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》顏師古注引《漢官典職儀》。 二、 司馬炎(晉武帝)所訂薦舉人才的標準。 一、 忠恪匪躬(忠而忘私之意), 二、 孝敬盡禮, 三、 友于兄弟, 四、 潔身勞謙, 五、 信義可複, 六、 學以為己(孔子有"古之學者為己, 今之學者為人"之語, "為己"指一心求真理, "為人"指專事迎合時機, 以求私利)。 魏鹹熙二年(265)頒。 三、 西魏大統十年(544), 蘇綽為丞相宇文泰所作六條詔書, 奏請施行。 六條為: 一、 治民之本, 先在治心, 次在治身。 為守、 宰(太守、 縣令)者必先心和志靜, 次則以自身為表率, 以訓其民。 二、 敦教化。 三、 盡地利, 勸課農民, 勤於耕織, 有遊手怠惰者, 隨事處罰。 四、 擢賢良, 選用大吏不可但取門資, 任使小吏不應只試刀筆, 應選有材藝而正直之人。 五、 恤獄訟。 六、 均賦役。 宇文泰令牧令守長不通六條者不得居官。 事見《周書·蘇綽傳》。 四、 隋煬帝置司隸台, 設大夫等官, 掌巡察, 據六條辦事。 六條為: 一、 察品官以上理政能否。 二、 察官人貪殘害政。 三、 察豪強奸猾, 侵害下人, 及田宅逾制, 官司不能禁止者, 四、 罕不據實報告水旱蟲災, 枉征賦役、 及無災而減免賦役者。 五、 察不能消滅或隱匿不報轄境盜賊者。 六、 察隱匿不貢德行孝悌、 茂材異行的情形。

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(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)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о сделать НИР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